沉甸甸的稻穗压弯枝头,预示金秋水稻的丰收。
9月18日下午,烈日炎炎。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智慧农业学院惠农志愿服务队的师生在执行院长呙克鹏、主任沈明、专业教师任艳的带领下,来到前仓村朱春华家庭农场,走上田埂,走进稻田,了解水稻成熟关键期主要害虫的绿色综合防治,实地查看水稻病虫害危害症状、预测方法,将植保课搬到田间地头。学校外聘的行业植保专家郑立金老师、区植保站负责人徐勇站长和张晓艳副站长等相关技术人员、春华家庭农场负责人全国劳模朱春华,全程参与活动。



在区农业农村局设在春华家庭农场水稻预测圃稻田旁,区植保站副站长张晓艳从预测箱中取出近期捕捉到的害虫标本,向智农学院的师生一一介绍害虫的形态特征,主要害虫有稻纵卷叶螟、水稻二化螟、大螟、白背飞虱和蔬菜斜纹夜蛾等。智农学院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不愿意听的,听了也记不住的,在现场却听得很有兴趣,学到的知识将终身难忘。智农学院聘请的行业植保专家郑立金老师在杂交稻田现场传授虫害采集的方法,并采集水稻典型受害植株,给师生详细讲解危害症状及产生的后果。
在春华家庭农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基地,张晓艳副站长又向智农学院的师生详细介绍了绿色防控举措,主要有农业措施、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其中农业预防主要措施有:选用优质水稻品种“宁香粳9号”;机插栽培、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种植显花作物,涵养天敌良好生境,种植香根草,诱杀螟虫等。智农师生一边听讲解,一边现场查看设施设备及环境营造,在一线生产岗位学到了新知识、新手段和新方法。水稻田旁的香根草、显花植物,营造了优良的生态环境,才产出高产优质的六合大米。望着沉甸甸的稻穗,智农师生也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虽然下午天气很热,田间温度三十多度,但是近两个多小时的现场学习,师生们却都感受到了学有所获的快乐!
朱春华家庭农场优质稻种植规模1050亩。作为全国劳模,交流中,他多次提到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发展,水稻栽培不断有新技术的应用,劳模的言传身教,坚定了智农师生从事农业的信心。作为区农业农村局水稻栽培植保对照试验基地,他表示随时欢迎智农师生来基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智农学院将在专家指导下,用一年左右的时间,采集水稻生长全周期病虫及危害植株标本,希望形成“六合地区水稻病虫害识别及绿色综合防治” 校本课程资源,为培养水稻栽培实用人才、助力“六合大米”产业,做出智农人的贡献。

